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热搜小说 >> 宋阀 >> 第134章 徐家将

第134章 徐家将

徐卫闻讯,脸上惊色一闪而没,什么?侍机出战?宋军长于攻防城池,短于野战,今以己之短,攻敌所长,不是自取败绩么?青沧之兵驰援真定,又将大名之兵调往青沧,这跟拆东墙补西墙有什么区别?一旦青沧援兵战败,大名亦不可保。如此一来,为防备金军二次南侵所做的坚壁清野,固守牵制的战略完全被打破。一旦河北有失,金军就可直趋黄河,而这一次,对方必不再走浮桥……

徐绍见他不言语,叹道:“虽离开沙场多年,但一看便知,北京危矣,东京危矣。”

“三叔既知危险,如何不说?”徐卫问道。

徐绍大摇其头,苦笑道:“怎会不说?我就此事向朝廷进言,可官家受李纲等人鼓动,信心十足。认为此番我军严阵以待,各地固若金汤,不惧女真。”

徐卫听之,半晌无语。如此违背军事常理的决策都能出台,还有什么可说的?掌握大权的宰相们既不知兵,也不懂兵,却能指挥前线。在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的武臣们又本能地回避政治,眼见明显不合理的策略也不指正,大宋“以文制武”的策略真是登峰造极了。

很长时间,叔侄二人未发一言。徐卫正襟危坐,徐绍品茶不语,两人各怀心事。

“子昂,当日你行冠礼时,我于府门外一席话,你后来可曾细想?”徐绍开口打破了僵局。

徐卫当然想过,也明白他的意思,只不过因为号不准他的脉,因此不接招。遂答道:“侄儿百思不得其解,还请三叔指教。”

徐绍似乎不觉意外,起身踱步至窗前,沉思一阵,缓声道:“当年太祖黄袍加身,尽收大将之兵,百余年来历代君王都奉行祖制。但不知你留心过没有,时至今日,大宋之兵都在何人之手?”

“大多都在将门之手。”徐卫答道。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将门”是北宋军史上一种突出现象。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世人皆知。但大将们丢了兵权之后,不但得到了荣华富贵,其子弟还被批准荫补武职,优先提拔等特权。这种政策造就出一批绵延数代,累世为将的“将门”。到了北宋中后期,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在与契丹党项两国的长期战争中,涌现出大批战功卓著,威望极高的大将,如种世衡、郭遵、刘贺、姚兕、折德扆、杨业。宋廷虽推行“崇文抑武”国策,但需要这些人镇守边关。因此,这些军中大户的子弟也相继成为武官,并长期镇守同一地区。如今手握重兵的种师中、姚古、折可求等人,便是将门之后。

不过,大宋历代皇帝对武将世家也不是没有防备。通常不允许一个武将家族长期驻防一地,这里的长期是指数十上百年,不过折家军例外,他们从唐初一直到宋末,几百年间世代镇守府州。其次,也不允许将门长期把持一支军队,实行频繁的调动和更换,就是有名的“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然而,即使如此,两宋时期武将叛乱的例子也不少,最著名的便是南宋吴曦之乱。不过受到制度的限制,两宋的将门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这就是为什么称“将门”而不是“门阀”。

徐绍点头道:“不错,如今种、姚、折、刘可称四大将门。然眼下种师中硕果仅存,刘延庆丧家之犬。金人南寇,国难当头,官家和朝廷需要新的将门出现。这,就是我们徐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宋阀请大家收藏:(www.resooo.com)宋阀热搜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宋阀最新章节 - 宋阀全文阅读 - 宋阀txt下载 - 宋默然的全部小说 - 宋阀 热搜小说

猜你喜欢: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一品江山江山战图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汉乡唐朝小官人明朝伪君子三世伏魔记大明海寇煮酒点江山明左宏武王朝章怀太子传山沟皇帝瀚海唐儿归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将血乱清凌云志异官居一品
完本推荐: 煮酒点江山全文阅读汉乡全文阅读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全文阅读我要做皇帝全文阅读抗日之铁血兵王全文阅读秦吏全文阅读长安风流全文阅读初唐房二传全文阅读新特工学生全文阅读执宰大明全文阅读唐朝好医生全文阅读万历1592全文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明朝好丈夫全文阅读穿梭时空的商人全文阅读寻唐全文阅读民国投机者全文阅读三国之熙皇全文阅读地中海霸主之路全文阅读天下枭雄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重生之胤祐我,女尊世界小郎君?主公别慌明末雄起我是大兆人牧马山河红楼:开局吊打秦可卿铁十字烈火据北:我在元末搞起义权疆锁利三国:系统扯后腿该怎么办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大军师联盟穿到汉代当陈平成了史今的我想要继续当兵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大宋之寒门枭雄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宋阀最新章节手机版 - 宋阀全文阅读手机版 - 宋阀txt下载手机版 - 宋默然的全部小说 - 宋阀 热搜小说移动版 - 热搜小说手机站